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详细内容

落实三强计划,助推吴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一一吴中区举办“智慧教育”专项培训

浏览次数:

随着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及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师生信息素养等都将发生颠覆性的革命性变化。

为全面落实吴中区委区政府教育“三强”计划,助力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教育理念、信息化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助推吴中教育高质量发展,11月30日,吴中区教育局举办,吴中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了吴中区“智慧教育”专项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综合处王炳明处长和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郭炯教授作专题报告。

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未来教育到底是什么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综合处王炳明处长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与教师改革》的讲座,高屋建瓴给出了初步的答案。

王处长在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后,结合具体案例,重点阐述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对教育会产生的五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改变育人目标。培育创新人、智慧人是将来的目标。二是改变教育场景。未来校园是将有形物理空间、无形的虚拟数据空间和场外场景链接形成更加立体的教育场景。三是改变教育范式。线上学习、人机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教育的新范式。四是改进教育评价。五是促进教育公平。

在阐述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后,王处长提出了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措施,他希望广大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要把“站位要高、定位要准、工作要实、力度要大、成效要显、宣传要亮”作为推进工作、提升能力的总要求,努力适应“创意工作者、人机协同工作者、学生有效学习的支持者、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者”四种全新角色的转换。

下午,西北师范大学郭炯教授进行了学术分享。郭教授围绕“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素养”主题,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教学的表现形态和人机协同背景下的教师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郭教授强调,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作业批阅的助教,学情诊断的分析师,素质提升的教练,体质健康的保健师,个性指导的顾问和成长的规划师等等。

报告中,郭炯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教学的具体案例,让参加培训的老师进一步了解到人工智能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必须努力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助推吴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自全区各中小学校主要负责人,教导处、教技室主任和骨干教师等200多人参加了培训。

根据计划,本次专题培训还将于12月8日、12月10日,分别移师尹山湖实验小学和石湖中学,就吴中教育“三强计划”进行具体解读,并就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教学进行研讨。

区教育局对本次培训高度重视。专项培训开始前,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陆为民致辞。陆局长感谢王炳明处长、郭炯教授为吴中教师带来的精彩报告,简要介绍了吴中教育“三强计划”的内容,希望全体老师要珍惜机会,认真听讲,在碰撞交流中与专家学者产生共鸣、共振,助力吴中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

中央电化教育馆培训中心刘峰主任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刘主任感谢两位专家高起点又接地气的报告,并预祝吴中区“智慧教育”专题培训圆满成功。

专题培训由区教育局程朝阳副局长主持。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